您现在的位置是:主页 > 公式 >
一些让人挠头的excel求和案例,这就奉上公式
发布时间:2023-10-18 22:24:04所属栏目:公式 已帮助人编辑作者:Excel自学教程
在使用excel的过程中,经常使用到求和,可有些求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,直接使用sum确定范围就可以,而是比较让人挠头,比如隔N行N列求和,累计求和,求前几个月销量的和,求后几个销量的和,再比如求前三名的和,后三名的和等等,今天我们就来讲解下这些让人挠头的特殊求和。
1.对前三名和后三名求和。

函数解读:
=LARGE($D$2:$D$19,G2)
LARGE的第二个参数为获取范围内的第几个最大值
=SMALL($D$2:$D$19,G4)
SMALL函数的第二个参数为获取范围内的第几个最小值
2.隔行隔列求和,按我的方法,无论隔几行几列都能快速完成。
A.隔任意行

我设置了复制行,都是以1和0的形式显示,如果是想隔两行,以1 0 0,想隔三行则用1 0 0 0 0,公式解读:
=SUMPRODUCT(B3:I3,$B$1:$I$1)
SUMPRODUCT函数是两个列,先乘积再求和,这样正好忽略了0值,我们就获取了收入的和,然后再使用公式=SUM(B3:I3)-J3,用总和减去收入的和,我们就获取了支出的和。
B.隔任意行求和,我们这次隔两行

操作方法,为了实现隔两行求和,我们新建辅助列 1 0 0,然后向下拖拽填充。接着输入公式:=SUMPRODUCT(D2:D19,E2:E19)
SUMPRODUCT函数的两个参数,先乘积后求和,乘以0的肯定为0,忽略掉0值后,就实现了隔两行求值的目的。
3.累计求和,分享两种方法
A,使用N函数累计求和

公式解读:=N(E1)+D2
N(E1)的参数E1为文本,所以返回0,所以+D2单元格的1000,就是1000,到下一个单元格,公式为=N(E2)+D3,N函数的参数为1000,还是返回1000,加上500,就是1500,以此类推。
B.使用sum函数累计求和

=SUM($D$2:D2)
到第三个单元格,公式变为=SUM($D$2:D3)
这就是我我们对D2单元使用绝对引用的目的,固定了D2单元格,第二个D2单元格相对引用,就一直改变范围,就实现了累计求和的目的。
4.对合并单元格求和

选中范围,输入公式=SUM(C2:$C$8)-SUM(D3:$D$8)
如果第一个参数是C2,那么求和列就是D3,如果是C3开始,那么求和列就是D4,这个规律就是这样。
以上就是excel自学教程为您提供一些让人挠头的excel求和案例,这就奉上公式的解读,本文章链接: http://www.5enet.cn/Excel_gongshi/77566.html 欢迎分享转载,更多相关资讯请前往公式
相关文章
企业IT外包服务
excel表格使用vlookup和indirect跨表查询匹配的方法
如何为excel2013图表和坐标轴添加标题
Excel中FIND函数的语法和用法
excel 如何实现选中单元格突出显示
给大家介绍excel中合并单元格数据的方法
excel中某个字符在单元格出现的次数统计、一个单元格汉字和数字字符数统计、
Excel如何切换显示公式文本
Excel中RANDBETWEEN函数的语法和用法
excel 如何在公式中快速选取区域
excel 数据有效性设置各版本跨表引用的问题
Excel的DATEDIF函数使用方法图解教程
excel VBA语句之select判断语句使用
Excel中如何批量更改单元格中的内容,substitute函数能做到
Excel中可以同时调整多个工作表的纸张大小和方向
如何利用Excel YIELDDISC函数 计算国库券收益率
扫码关注
- 专注IT行业,10年IT行业经验